來源:中國食品報 時間:2023-07-10 09:45:38
在河南鄭州,有這樣一家特殊的面包店:不足80平方米的小店里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面包和甜點,香氣撲面;店里顧客進出,卻沒人講話,也沒有背景音樂,只有制作面包時器皿碰撞發(fā)出的聲響,顯得十分安靜;收銀臺貼著“抱歉!我們聽不到,可以直接掃二維碼下單”,結賬時,收銀的女孩會用手勢或打字跟顧客交流……
這就是位于鄭州市惠濟區(qū)的“無聲”面包店——“考拉不跑”面包店。經營小店的兩名“95后”女孩周杏露和王鈞婷均為聽障人士,她們雖然聽不到聲音,但卻樂觀而努力,用美食治愈顧客,用希望點亮生活。
“我們可以把事情做好”
(資料圖)
周杏露和王鈞婷的面包店地處鄭州市惠濟區(qū)興隆鋪村,店里不時有顧客選購,進進出出,很安靜,也很熱鬧。
柜臺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面包和甜點,標簽上不僅標明價格,還有主料、配料的介紹。收銀臺除了貼有“抱歉我們聽不到”的溫馨提示,還有很多關于烘焙小知識的介紹。“因為她們聽不到,無法向顧客進行介紹,所以只能多貼文字,通過文字向顧客詳細介紹店里產品?!币幻櫩徒榻B說。
“我經常來這家店,這里的面包口感挺棒的,一嘗就知道用的是優(yōu)質食材精心制作出來的。我平時大多都在群里給她們發(fā)消息預訂,出了新產品她們也會在群里發(fā)信息,感覺兩個女孩挺努力的,服務態(tài)度也好?!鳖櫩蛷埾壬沁@家面包店的常客,他對兩名女孩的努力充分點贊。
另一名顧客何女士說:“我們前期交流都是用手機打文字交流,后來大家都知道情況了,看個價錢自己就支付了,時間久了她們的簡單手勢和眼神我們都能看明白?!?/p>
在“無聲”面包店,顧客選購,裝袋,掃碼……一切都有條不紊,一切都安靜無聲,周杏露和王鈞婷始終面帶微笑,用手勢和打字跟顧客交流。
面對顧客的點贊,王鈞婷用手機打字告訴別人:“老師、家人和朋友都會告訴我要自立自強,社會也不會因為我聽不到而放棄我們,我們和正常人一樣,有手有腳,一樣可以把事情做好?!?/p>
為夢想插上翅膀
周杏露和王鈞婷都出生于河南省平頂山市,均屬聽障人士。兩個姑娘從康復中心、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彼此陪伴了20多年。在她們成長的道路上,雖然遇到不少坎坷,但她們沒有屈服,而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迎接生活。她們一個喜歡跳舞,一個喜歡繪畫和雕刻,而把她們更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烘焙。
提起烘焙,王鈞婷用文字交流表示:“我們知道自己有缺陷,但我們沒有放棄自己。我們的夢想是通過烘焙,將幸福和甜蜜分享給大家,也照亮我們自己的人生?!?/p>
經過兩人的不斷努力,她們考上了長春大學。完成學業(yè)的同時,她們沒有忘記追逐夢想,通過大學同學的介紹,到附近一家面包店開始了烘焙學習。
在別人看來簡單的學習,對她們來說卻是困難重重。因為聽不到師傅說什么,她們最初的學習效率非常低?!耙驗槁牪灰娐曇簦瑢W烘焙的時候我們只能用眼睛看著老師怎么做?!敝苄勇侗硎?。當其他同學按照烘焙講解過程做出面包雛形的時候,周杏露和王鈞婷還在一步步摸索面包制作的配料比例。
除了學習時溝通不暢,制作面包時也經常因為聽不見聲音而浪費材料。“我們烤煳過很多面包,因為烤箱時間到了,我們卻聽不到提示音?!敝苄勇侗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們每隔幾分鐘就停下手上的活去檢查一次,努力彌補先天的不足。
“別人幾分鐘就能學會的東西,我們可能需要幾十分鐘或幾個小時。那時,是我們感覺人生最黑暗的時刻。我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與彷徨,但最終,我們堅持了下來,我們戰(zhàn)勝了自己!”王鈞婷表示,她們充分利用大學四年的一切課余時間和寒暑假,輾轉多地,學習烘焙,不斷嘗試,反復練習,并在畢業(yè)后赴廣州進行烘焙深造。慢慢地,她們的烘焙技藝越來越成熟,人也愈發(fā)開朗,做事更加自信。
通過努力,她們?yōu)閴粝氩迳狭顺岚颉?/p>
回頭客越來越多
2021年,在家人的幫助下,周杏露和王鈞婷首次創(chuàng)業(yè),在惠濟區(qū)興隆鋪村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面包店——“考拉不跑”。
開店之前,她們覺得開店就是做蛋糕、賣蛋糕,然而等開始運營時才發(fā)現(xiàn),事情遠非這么簡單。
裝修店面的時候為了能如期開業(yè),她們經常忙活到凌晨兩三點;開業(yè)后為了提升店鋪曝光率,她們每天晚上到外面路邊擺攤;店鋪運營一段時間后,為了進一步提升銷量,她們開設抖音賬號,自己拍攝自己剪輯;她們一個做面包、一個做甜品和蛋糕,兩人輪流收銀,從早上8點多忙到晚上10點多是工作常態(tài)。
每當回憶起這段開店的經歷,王鈞婷總會辛酸地望向窗外:“我們在開店的過程中遇到過很多困難,剛開始有顧客過來詢問,看到我們沒有回應,他們就轉身走了,為此失去了很多客戶和單子。也有顧客不理解我們?yōu)樯恫焕硭麄?,只是在他們面前比比畫畫,這個我們也很苦惱,但是又無法用語言跟他們溝通……”
無法聽到外界聲音的她們,做起事來更專注、更投入,全神貫注來經營她們的小店。她們會根據(jù)客戶提供的照片或者短視頻平臺上的教程去創(chuàng)作,還特別關注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耙咔槠陂g,我們?yōu)橐粋€小男孩兒制作了一個‘奧特曼’蛋糕,客戶高興得不得了!”
漸漸地,隨著“無聲”面包店的經營,更多顧客了解了情況,他們不僅理解了兩個女孩的艱辛,也對她們的小店提供了更多支持。越來越多的回頭客開始光顧這家面包店,截至目前,已有1500多人加入了店鋪的微信通訊錄。
把溫暖帶給更多人
對周杏露和王鈞婷而言,經營好“無聲”面包店除了有好的味道和口碑外,最重要的還是“溫度”,是人與人之間的關心與關愛。
前期,顧客們買蛋糕,多是語言交流。當發(fā)現(xiàn)她們語言交流有障礙后,有的顧客會很貼心地拿出手機,使用文字交流。直到后來大家都了解情況了,不再給她們“添麻煩”,自己主動用現(xiàn)金或掃碼按價支付。
同時,很多老顧客,也會通過微信在社群或者私信她們下單,她們會根據(jù)客戶訂單制作新鮮的面包或蛋糕,顧客們細致地拍照上傳,在朋友圈為她們“打廣告”、給好評:“很新鮮”“蛋糕用的是純動物奶油”“口感非常好”……
因為她們既可以做企業(yè)蛋糕,也可以做紙杯蛋糕和各式甜品,顧客們會將買到的產品分享在社交圈,幫助“無聲”面包店做宣傳?!拔覀兂薪拥囊恍┭鐣?、商業(yè)茶歇都是顧客幫忙介紹的,非常感激大家!”不僅如此,看到兩人經營小店很辛苦,住在周邊的顧客還會時常給她們送飯,讓她們非常感動和感激。
后來,隨著“無聲”面包店的知名度越來越大,生意也越來越好,周杏露和王鈞婷也漸漸“走紅”。對此,她們沒有自滿,而是沉下心來,經常一起通過短視頻平臺學習烘焙,不斷創(chuàng)新產品,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的“蛋糕粉”?!按蠹叶枷矚g追求新鮮事物,我們也不能過時。”周杏露表示。除了常規(guī)產品,她們還定制蛋糕,創(chuàng)新奶香片、慕斯、椰蓉吐司、奶酪包等多種產品,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經過一年多的歷練,周杏露和王鈞婷已經從手忙腳亂的蛋糕小白,成長為專業(yè)嫻熟的烘焙師傅。她們計劃明年再開一家分店,會招募一些像她們一樣的殘障人士進行培訓,把自己的技術和經驗傳授給她們,幫她們解決謀生的難題,讓她們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yè)?!拔覀兿氚堰@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和迎難而上的奮斗精神傳遞下去,用努力幫助更多人,把溫暖帶給更多人?!?/p>
(葛寧 劉虎)
《中國食品報》(2023年07月10日05版)
標簽:
我國新能源建設提速 能源保障能力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