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5-09 05:56:17
每當歷史學家討論明朝覆滅的原因時,都不得不提到“天災”的影響,那么大家知道在明朝末期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樣的災禍嗎?原來,崇禎皇帝繼位的時候剛好趕上了“小冰期”,在氣溫直降的影響下,民間陷入了“饑荒”中。
那么,到底什么是小冰期?小冰期的出現(xiàn)有什么規(guī)律嗎?小冰期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全球的氣候變化成因都有哪些呢?事實上,此前有學者表示,地球將迎來小冰期,而該時段或許會持續(xù)30年。這種說法有什么依據(jù)嗎?難道說太陽真的即將開啟“冬眠”模式?
小冰期與太陽的關系
大家都知道,地球上之所以會有光與熱,都是因為太陽,所以太陽對于人類而言是一個“重點關注的對象”。通過回顧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太陽雖然正值壯年精力比較旺盛,但是它在過去也曾莫名其妙的開啟了“冬眠”模式或者說是“冷靜”了下來。這種冷靜對地球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畢竟在這種情況下地球能夠接收到的光與熱就會明顯減少,從而導致全球降溫。
人類需要提前做好和太陽“冷戰(zhàn)”的準備,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太陽與地球小冰期之間的關系。首先咱們先來聊聊什么是小冰期,一般認為小冰期的氣溫要比溫暖時期的氣溫低1℃左右。許多人可能覺得就1℃,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1℃指的是小冰期幾十年間甚至更久的平均氣溫。
換句話說,假如地球從2030年開始進入小冰期,那么按照學者的猜測,直到2060年小冰期才會結束。這期間,相隔的兩年間氣溫差異可能會達到3℃到5℃,這種變化誰也說不準。并且根據(jù)歷史上的小冰期來看,處于這一時期時,地球上的部分地區(qū)會出現(xiàn)“極端嚴寒事件”,平均氣溫低于20℃。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南方真的出現(xiàn)這種情況,那么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全國的糧食產(chǎn)量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所以,科學家一直想要找到小冰期出現(xiàn)的原因,最終他們發(fā)現(xiàn)始作俑者正是太陽。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于威爾士蘭迪德諾召開的國家天文會議上,有科學研究團隊介紹了他們研發(fā)的太陽活動周期新模型,據(jù)預測,太陽活動將在2030年左右減少60%,屆時地球將很有可能大幅度降溫。
一般咱們說的太陽活動包括太陽黑子、耀斑、日冕等等,如果太陽的活動強,那么地球就相應比較溫暖,反之則寒冷。這次科學家預測太陽即將開啟“冬眠模式”的說法正是因為通過觀測發(fā)現(xiàn)太陽表面上的黑子明顯減少。
而在1893年,英國的天文學家通過翻閱歷史記錄時發(fā)現(xiàn),太陽黑子在1645年到1715年之間幾乎消失了。恰巧,那時地球就進入了小冰期,全球的平均氣溫都出現(xiàn)了降低的情況。為此,美國的物理學家John Eddy認為,這是“蒙德平靜期”,即太陽進入了冬眠模式,活動減弱導致地球氣候出現(xiàn)變化。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蒙德平靜期當中雖然太陽變暗了,但是其表面仍然有“微型耀斑”連成的網(wǎng),它們能夠繼續(xù)向地球輸出能量。
馬薩諸塞州物理學家Peter Foukal說:“沒有理由相信小型耀斑網(wǎng)可以在長時間的太陽休眠期內繼續(xù)存在。2007到2009年的觀察中,太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黑子,但觀察顯示包括小型耀斑網(wǎng)在內的所有形式的活動全部減弱。”
可見,太陽的變化真的與小冰期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畢竟通過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這種“巧合”曾多次出現(xiàn)。因此,如果未來太陽真的像從前觀察的那樣活動慢慢變弱,直到進入“冬眠”模式,那么地球就將再次迎來小冰期。至于是像學者推測的那樣持續(xù)30年還是更久,就無從得知了。
此外,科學家表示目前的小冰期除了和太陽表面的黑子變化息息相關以外,還受到強火山爆發(fā)和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影響。說到這,大家應該都想起了湯加火山爆發(fā)的事件,如果將之串聯(lián)在一起的話,確實是“細思極恐”。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地球會迎來小冰期然后產(chǎn)生的影響,世界各國的科學家與學者對此的看法都有很大的“差異”。因為大家都知道,人類這些年的各種工業(yè)活動導致地球開始“發(fā)燒”,在過去全球變暖成為了人們非常關注的問題,而兩級冰川的持續(xù)融化告訴我們情況確實不樂觀。
因此,有科學家認為假如真的要迎來小冰期,說不定還是一件好事。畢竟現(xiàn)在正在“發(fā)燒”的地球確實要降降溫了,人類的各種降溫行動作用來得太慢,而太陽出手的話那就絕對是“藥到病除”了!
“小冰期”緩解“全球變暖”?
近年來,我們?yōu)榱司徑馊蜃兣那闆r做出了很多的努力,雖然有些效果,但是來得太慢了。因此當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地球可能會迎來小冰期的時候,有人認為其會對人類帶來災難。畢竟歷史上的小冰期每次都會導致全球的人口銳減,饑荒會威脅到很多人。
也有人認為這剛好就能夠緩解全球變暖,因為這些年全球變暖的升溫和小冰期的降溫一中和,剛好就變成了正常氣溫。甚至有學者表示,這是這一時代人類的幸運。要知道此前的小冰期到來時,地球可沒有“事先增溫”,這就導致降溫來得非常迅猛。如今咱們剛好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因禍得?!?,將增溫和降溫相互抵消,以此緩解氣候災難。
不過現(xiàn)實真的有這么簡單嗎?當然不是,咱們在前文中就說過了地球一旦進入小冰期,那么就會在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極端嚴寒事件,屆時就算是有全球變暖的加溫影響也無濟于事。
要知道,全球的氣候屬于一個大循環(huán)系統(tǒng),氣候是受多方面影響的。如果咱們單從平均氣溫的變化上來做“加減法”,那確實小冰期和全球變暖相當于抵消了。但氣候變化是非常復雜的,它不可能只做“加減法”。所以對于小冰期和全球變暖之間的關系,我們不能看得這么簡單,而是要從全局考慮。
因此,不管結果怎樣,人類需要關注的是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尤其是“饑荒”的情況。如果我們提前研究出更多耐寒、耐旱的作物,那么是否就能夠在小冰期當中拯救更多的人呢?不過大家也不需要因為種種預測感到緊張,畢竟影響地球氣候變化的原因是有很多的。
地球氣候變化的成因
咱們在談到太陽活動和小冰期的關系時提到了火山爆發(fā)的“助力”,關于火山爆發(fā)會使得全球氣候下降的觀點,大家應該也在湯加火山爆發(fā)的時候看到過。實際上,火山爆發(fā)的火山灰遮蓋確實會對氣溫產(chǎn)生影響,不過科學家表示,那得是一定規(guī)模的火山或者多座火山一起噴發(fā)。
除了火山以外,深海的地震也具備降溫的作用。根據(jù)數(shù)據(jù)來看,不論是2004年的蘇門答臘地震還是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在這之后都影響到了氣候,使得那幾年的暴風雪和寒流天氣非常明顯。
潮汐也會對氣候產(chǎn)生影響,科學家認為當潮汐大時。海洋深處的冷水將會被帶往表面。這樣的話,也能夠起到降溫的效果。
當然,除了咱們上文說的這些,還有臭氧洞、地磁變化、地球軌道變化和海洋鍋爐效應等因素都會對地球氣候造成影響,這樣來看,復雜的地球循環(huán)系統(tǒng)似乎真的有自愈功能,畢竟這種調節(jié),人類都做不到。
標簽:
學生八字劉海怎么剪(學生八字劉海怎么剪教程):環(huán)球今亮點
先在額前取一縷頭發(fā),量不要太多,不然剪出來的劉海特別厚重。然后把這縷頭發(fā)修剪至眉毛...
薩莫吉爾尼(關于薩莫吉爾尼的簡介)
大家好,薩莫吉爾尼,關于薩莫吉爾尼的簡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
新西蘭央行加息50個基點至5.25%
新西蘭央行4月5日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5 25%,以抑制高通脹。這是該行自2021...
當前快播:電解液“龍頭”一季度凈利潤或“腰斬”
3月28日,電解液“龍頭”新宙邦(300037 SZ)發(fā)布了2022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2022年實現(xiàn)...
烹調雞蛋常犯哪些錯誤?雞蛋正確的烹飪方法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