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国产10000部拍拍拍免费视频

下潛11000米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有多危險?真是九死一生嗎?

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5-09 05:36:36

或許你曾看過《海底兩萬里》嗎?

在儒勒·凡爾納構建的這個海底世界里,他們與鯊魚搏斗,被章魚襲擊。

從太平洋出發(fā),途徑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這些生動的描寫和鮮活的人物令我們對海底世界心馳神往。

藝術源于生活,卻與生活并不完全相同。

海底兩萬里真的有那么精彩嗎?其實并沒有。深海中充滿著未知的危險。

早在1985年,美國就在嘗試探索馬里亞納海溝中的奇跡,妄想用那個巨大的探測器探索出深海中的秘密,結果當然是失敗的。

那么馬里亞納海溝是什么地方呢?它是如何形成的?海溝里面有生物生存嗎?面對未知且危險的地方,人類該保持什么態(tài)度?

下潛至11000米的馬里亞海溝,真的會九死一生,如此危險嗎?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馬里亞納海溝的奧秘。

馬里亞納海溝

馬里亞納海溝位于北太平洋西部,它北起硫磺島,西南至雅浦島,南邊分布著新不列顛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溝,北部連接著阿留申等海溝,全長達2550千米,呈弧狀,其深度達到了11000米,是地球上最深的區(qū)域。

如果在你心里對于這個深度并沒有什么概念的話,那你姑且把地球表面設為零刻度起點,從地表向上凸起的部分為正,地表向下凹陷的部分為負。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數(shù)值為+8848.13米,馬里亞納海溝的數(shù)值為-11000米,也就是說,倘若我們把珠穆朗瑪峰移入馬里亞海溝,峰頂不但無法露出水面,而且峰頂與海面的距離達到了一個華山的高度。

據(jù)估計,這條海溝的形成已經有6000萬年。

關于馬里亞納海溝的成因,一般的說法是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相互碰撞造成的結果。

兩個板塊發(fā)生了劇烈的相對運動時,水平位置的海洋板塊就會以傾斜的角度直接插入大陸板塊之下,大陸板塊則被高高抬起;相反,海洋板塊深深凹陷下去,從而形成了一道長長的凹陷地帶,在經過不斷的變換演化后,形成了海溝。

6000萬年的滄海桑田,足夠讓馬里亞納海溝成為一個人類難以探索到的領域,但同樣,越來越多富有冒險精神的人對這里充滿好奇心。

從1960年,Don Walsh和Jacques Piccard乘坐Trieste號潛水器第一次下潛至馬里亞納海溝底部起,不斷有人對這里進行探索,而他們最終都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馬里亞納海溝十分危險!

危險的馬里亞納海溝

提到深海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它超高的壓強,沒錯,要知道從海平面往下潛,每潛10米就會增加一個大氣壓,而足有一萬多米的馬里亞納海溝的大氣壓強相當于海平面的1100倍。

人類所能承受的極限也不過只有18個壓強,倘若一個沒有任何防護的人出現(xiàn)在馬里亞納海溝的最深處,他會瞬間被壓爆。

就算是坦克出現(xiàn)在這里,也避免不了被壓癟的命運。

潛水器的存在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因為有它的存在,人類潛入海底探索了很多未知領域。

然而,常規(guī)的潛水器依然敵不過馬里亞納海溝的壓強。

當它們潛入海底后,越往下,機艙就會越來越難以承受,乘坐在其中的人能聽見機艙在巨大的壓力下而產生的響聲。

倘若一意孤行繼續(xù)下潛,機艙則會在壓強的作用下往下凹陷變癟,從而威脅到艙內人員的生命。

即便是有了高級的設備潛入海中,我們依然會因為海里的環(huán)境感到害怕。

2012年,《泰坦尼克號》的導演卡梅隆成為了第一個潛入馬里亞納海溝的人。

在那之前,他使用了澳大利亞專門制作的潛水設備,僅能容納他一人,這個潛水器可以3D攝像,并且它有12噸重,安裝著6.4厘米的稱重鋼板。

卡梅隆就是憑借著這個設備潛入了海溝底部。

他說,“那里很像是月球表面,非常荒涼,非常孤立。我的感覺是這里是和整個人類世界隔絕了”。

是的,由于太深,所以這里的海域沒有陽光,營養(yǎng)物質的來源只有海洋上方的營養(yǎng)沉淀。

馬里亞納海溝的溫度差也很大,由于常年沒有陽光,所以這里的溫度很低,保持在2-4°C,但在一些有熱泉的地方,周圍的溫度又高達300-400°C,這也是它危險的原因,人類難以適應這里的環(huán)境。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目前從人類手里的資料我們無法確定深海中會不會有大型的海洋生物,其實在那樣深的海底,有大型生物的幾率極低,但世界的奧秘是難以預測的。

正是因為難以預測,所以這種未知就更顯得危機重重,倘若真的有大型生物生存在海底,一旦它襲擊人類,我們將毫無還手之力。

即便沒有大型生物,在深海區(qū)中,我們也難以預料會不會有其他會帶來危害的生物出現(xiàn),其實,科學家們有探測到過海溝中生物的存在。

馬里亞納海溝生存的生物

生物的生存是需要條件的,但是在環(huán)境惡劣的馬里亞海溝其實也是有生物生存的。

雖然隨著深海水深的增加,大型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不斷減少,但在超過千米的部分,人們還是能在那里發(fā)現(xiàn)各種魚類和抹香鯨等大型海洋動物。

在1000米-2000米的深處,我們可以看到頭部透明,并且頭上有兩個向上的管狀眼睛的管眼魚、大嘴琵琶魚、小飛象章魚等魚類。

但在6000米及以下的深海處,魚類的數(shù)量就已經寥寥無幾。

迄今為止,在8000多米的深處,人類就只發(fā)現(xiàn)過一種深淵獅子魚。

獅子魚的身體呈乳白色,可能由于長期生活在深海的原因,它的全身透明或半透明,頭部很大。

眼睛長在頭的背面,小小的,它的結構很奇怪,看起來就像一架望遠鏡,可以隨意調整焦距,甚至可以上下左右地轉動。

在馬里亞納海溝1.1萬米的深處,其實也同樣有生物存在。

目前,在海底發(fā)現(xiàn)了一種短腳雙眼鉤蝦,科學家也在對它進行著研究,希望能破解它在海底生存的秘密。

但海底深處存在最多的還是微生物。

在很早之前,科學家就在海底發(fā)現(xiàn)了有細菌生存的跡象,在不斷的探索下,這個猜想越來越被得到證實。

目前,科學家已經在馬里亞納海溝的最深沉積物中發(fā)現(xiàn)了病毒以及微生物,它們大多是因為同時具備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才得以生存。

或許未來,在人類的不斷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可能還會有其他的深海生物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中。

其實世界上像馬里亞納海溝這種人類需要不斷發(fā)展才能探索到的地方還有很多,那么對于這些未知,我們的態(tài)度至關重要。

人類該保持什么態(tài)度?

人類探索自然的歷程其實就如同一條河流,蜿蜒曲折。

但正如同我們一直所堅持的那樣,永遠保有好奇心。

不管是海底兩萬里,還是地下幾萬米,這些盲區(qū)都需要我們不停地去探索和發(fā)掘,好奇心是這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

就像馬里亞納海溝一樣,它遠比我們想象得更加神秘。

但好奇心會促使我們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善潛水裝備,相信會有那么一天,人類能夠自由進出海底,深海里令人恐懼的秘密也一定會被揭開!

標簽: 九死一生 馬里亞納海溝

精彩放送
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