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2021-11-03 08:58:44
原標題:
《岳麓書院》:揭示中國文化密碼
近期,六集歷史人文紀錄片《岳麓書院》在湖南衛(wèi)視、芒果TV、金鷹紀實頻道播出后,贏得了較好的口碑,也引發(fā)了不少年輕網(wǎng)友的共鳴。
《岳麓書院》采用紀實性拍攝與情景化演繹相結合的手法,凸顯時代精神,彰顯文化自信。在中國四大書院中,岳麓書院歷經千年風雨,弦歌不絕,學脈延綿。六集紀錄片《岳麓書院》創(chuàng)作拍攝歷時七年,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積累了30多萬字的學術臺本。全片以各個歷史時期的典型人物為創(chuàng)作核心,以歷史真實故事推動紀錄片情節(jié)發(fā)展,采取“紀實拍攝+情景化演繹”手法,通過具有視覺沖擊力的聲音和畫質,較好地呈現(xiàn)了岳麓書院傳道濟民、忠君愛國、經世致用、實事求是的思想文化傳統(tǒng),努力把岳麓書院的歷史文脈與新時代倡導的文化自信融為一體。如第一集《源流》和第二集《正脈》,用較大篇幅表現(xiàn)了岳麓書院屢毀屢建、經久不衰的生命力。鏡頭中,當“二僧辦學”“朱張會講”等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文化現(xiàn)象出現(xiàn)后,當人們在雜草叢中找到“岳麓書院”的匾額,并重新懸掛在了書院的門楣之上,觸動我們的是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源遠流長。紀錄片注重對典型人物的選取與塑造,在表現(xiàn)人物命運的時候,折射書院歷史流變,揭示中華文化密碼。如從第一集到第六集中,依次出場的典型人物是:張栻、張元忭、吳道行、王船山、郭嵩燾、王先謙、楊昌濟、毛澤東,這樣一群人托起了岳麓書院的興盛,也擔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在第六集《求是》中,鏡頭切換到1919年12月,毛澤東去上海送別蔡和森,一些人將啟程前往法國勤工儉學,而毛澤東打定主意留下來,立足中國實際,研究革命問題。鏡頭轉場,毛澤東的眼前浮現(xiàn)出岳麓書院的匾額“實事求是”。正是在這里,毛澤東從楊昌濟手里借來《新青年》,認識了新文化運動倡導者陳獨秀、李大釗等人。1943年,由毛澤東題寫的“實事求是”被確定為延安中央黨校的校訓。之后,黨的七大將“實事求是”正式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
沉浸式體驗與多元化審美相結合,探索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中華民族的脊梁,中華文明的輝煌,共同繪就了文化自信的底色。第四集《經世》,重點講述了魏源著述《海國圖志》、曾國藩興辦洋務、郭嵩燾出使西洋等史實,表達了中華文明之所以成為人類歷史上不曾中斷過的文明,就是因為中國人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氣魄。在《岳麓書院》中,引用了不少古典詩詞,帶給人多元化審美享受。如在宋真宗所寫的《勸學詩》中,“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古訓,至今仍然為人們所熟知。在第五集《新變》中,岳麓書院山長王先謙看到在甲午烽火中,中國居然被日本人打敗了,在“實事求是”的匾額下,大家痛定思痛,開始正視時務,歸于務實,岳麓書院邁開了現(xiàn)代化變革的步伐,成立新式學堂“時務學堂”。而就在此時,梁啟超也投身到了學堂教學之中。第六集《求是》結尾,展現(xiàn)了我們偉大的新時代。
紀錄片《岳麓書院》播出后,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在抖音平臺,“這里是岳麓”短視頻點擊量過億。有網(wǎng)友留言稱,“看完紀錄片,我終于明白,我們一定要堅定文化自信,做一個豪邁的中國人”。
(作者:馬晶,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jiān)管中心)
學生八字劉海怎么剪(學生八字劉海怎么剪教程):環(huán)球今亮點
先在額前取一縷頭發(fā),量不要太多,不然剪出來的劉海特別厚重。然后把這縷頭發(fā)修剪至眉毛...
薩莫吉爾尼(關于薩莫吉爾尼的簡介)
大家好,薩莫吉爾尼,關于薩莫吉爾尼的簡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
新西蘭央行加息50個基點至5.25%
新西蘭央行4月5日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5 25%,以抑制高通脹。這是該行自2021...
當前快播:電解液“龍頭”一季度凈利潤或“腰斬”
3月28日,電解液“龍頭”新宙邦(300037 SZ)發(fā)布了2022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2022年實現(xiàn)...
烹調雞蛋常犯哪些錯誤?雞蛋正確的烹飪方法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