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時間:2021-10-13 08:49:00
原標題:國內外專家紫禁城揭秘考古幕后
北京日報訊(記者 劉冕)昨天,故宮博物院以“考古視野下的文明交流與互鑒”為主題召開第五屆“太和論壇”。來自北京大學、吉林大學、清華大學、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等多所高校、科研機構的29位國內專家共同探討保護發(fā)展文明的有效途徑。來自德國、伊朗、意大利、日本等國家的研究人員將以視頻形式參加論壇。
論壇開幕式上播放了一段《紫禁城·天子的宮殿——地下尋真》影片,揭秘28項故宮近年考古發(fā)現(xiàn)幕后。該院院長王旭東說,將通過論壇,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讓世界了解中國歷史、了解中華民族精神。
在故宮里搞考古,秉承著一套嚴苛的規(guī)范?!拔?chuàng)發(fā)掘,見‘面’即?!笔瞧渲幸粭l。專家說,在600余歲的紫禁城里挖土,只在需要位置進行局部“解剖”,一旦發(fā)現(xiàn)重要磚面、地面、活動面就不會再往下清理。幾年前,慈寧宮花園東院進行考古,遺址發(fā)掘總面積約670平方米,只有兩處“創(chuàng)口”面積約2平方米和1平方米的探坑,工作人員科學區(qū)分出明早期和后期,清中期三個時期的磉墩、磚面、排水溝等遺跡,為尋找明代早期大型宮殿建筑基礎獲取了豐富的考古資料。據推測,這里可能是明初大善殿的地基。
紫禁城里的考古,發(fā)掘地點都是被動的,且面積小,揭露出的遺跡可能有多種推測。為改變這種“管中窺豹”的困擾,專家以歷史功能為依據將故宮保護范圍內劃分為48片相對獨立的院區(qū),編制遺址代碼和探方、探溝號。截至目前,故宮考古研究所已經對28個區(qū)域開展了保護性考古發(fā)掘。
論壇還將就“圖像、建筑及歷史文物所反映的文化交流”“考古發(fā)現(xiàn)所反映的文化交流”等話題展開討論。論壇還首次采取院外聽眾招募的形式,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13所北京高校及科研機構的50余位研究生將參加研討。
學生八字劉海怎么剪(學生八字劉海怎么剪教程):環(huán)球今亮點
先在額前取一縷頭發(fā),量不要太多,不然剪出來的劉海特別厚重。然后把這縷頭發(fā)修剪至眉毛...
薩莫吉爾尼(關于薩莫吉爾尼的簡介)
大家好,薩莫吉爾尼,關于薩莫吉爾尼的簡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
新西蘭央行加息50個基點至5.25%
新西蘭央行4月5日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5 25%,以抑制高通脹。這是該行自2021...
當前快播:電解液“龍頭”一季度凈利潤或“腰斬”
3月28日,電解液“龍頭”新宙邦(300037 SZ)發(fā)布了2022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2022年實現(xiàn)...
烹調雞蛋常犯哪些錯誤?雞蛋正確的烹飪方法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