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4-18 05:46:57
來自NASA公布的一張照片里,若不是有刻意的曝光處理,也許人們根本不會察覺到那個“臟點”實際上是地球。但僅僅只是地球的話,那這張照片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其實這并不是什么新照片,或者新鮮事物,而是NASA為了紀念人類曾經(jīng)的發(fā)現(xiàn),特意的將它重新高清化,照片中人類所處的位置如同這個藍點一般微不足道。
這張照片出自何人之手?它向人們揭示了什么?多年以后的今天當人類重新思考未來時,是否會有新的感受?人們能從中學到什么?本文將從這張照片的故事中,來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地球在宇宙中到底處于什么位置?原來人類的存在,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來自過去的照片
這張照片并不是出自哪位大師之手,或者說這照片的拍攝者不是人類,它是旅行者1號在太空的旅途中,最后在艱難的回望中所拍攝到的。
旅行者1號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這是人類目前飛行最遠的探測器,在它過去幾十年的旅行歷程里,它肩負著人類的厚望,帶著金盤信息飛向宇宙深空,探索地外文明的可能。
早期的旅行者1號并不是拍幾張照片就完事的,而是要在太陽系內(nèi)詳細記錄幾顆行星的重要數(shù)據(jù),幫助科學家完成天文學研究。按照計劃,當旅行者1號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時,NASA就準備讓它“自由活動”了。
因為這個時候無論從電池使用量,還是通信過程來講,要再對旅行者1號進行控制就十分困難了。不過在預設的計劃中,當它即將飛出太陽系時,人類還會重新和它建立聯(lián)系。
1990年2月時,旅行者1號剛完成了自己的任務,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這時說服NASA,希望他們能夠讓控制中心發(fā)出指令,讓它向后看,并在它旅行過程中所經(jīng)過的行星進行拍攝記錄。
此后NASA在旅行者1號的拍攝記錄中,將信號重新編譯,并整理出60幀照片編輯成一副完整的太陽系照片,薩根的想法來自于阿波羅8號的任務拍攝記錄,也就是著名的“地出”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到整個地球從月球上方冒出,就如同太陽對地球一般。阿波羅的這張照片驅(qū)使著人類在浩瀚宇宙的角落中向后退,并看見整個地球。
為了更加直觀地體現(xiàn)這點變化,薩根希望能夠讓旅行者可以在太陽系邊緣一處較好的位置拍攝地球。除了地球,旅行者1號還拍攝了其他星球的照片。不過水星因為離太陽太近,陽光會損害探測器上的光學鏡頭,因此就沒有水星的照片,而火星因為太陽光線的影響,探測器上的鏡頭并沒有捕獲到火星。
多年以后的今天,NASA重新把這張照片清洗出來,再一次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這是為什么?
“新”的淡藍色小點
圖像技術在今天已經(jīng)十分發(fā)達,即便是面對過去的老舊照片,也能通過先進的圖像處理軟件,甚至可以結(jié)合AI優(yōu)化圖像表達來重新制作老照片。NASA在“復刻”這張照片時并沒有遇到太多難題,很多特別的處理都能夠交給算法處理,但是這張照片卻來之不易,并且意義重大。
由于旅行者1號需要飛向更遠的星際空間,因此它的能源必須合理地進行規(guī)劃和使用,關閉探測器上其余的科學組件有助于它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其中就包括光學相機組件。所以在相機被關閉的前幾分鐘,旅行者的鏡頭向后調(diào)整,并拍攝了這一系列的照片。
對于重新處理圖像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防止顆?;?,以及允許大尺寸的放大。因為地球在原始圖像中實在是太小了,只有0.12個像素點,如果不對其進行特殊處理,那地球幾乎就和照片融為一體了。
這張來之不易的照片正好說明了人類在太空探索這方面付出的努力是多么大,從大航海時代到航天時代之前,人類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可當人類真正走出去時才發(fā)現(xiàn),一切都是這么微不足道,我們所處的地球竟然如此渺小,僅是一顆藍點,而人類又算得了什么。
而隨著天文學的觀測和宇宙模型的不斷更新,人類所認識到的世界也越來越大,今天的宇宙已經(jīng)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大尺度纖維狀結(jié)構(gòu)的宇宙是人類今天能夠認識到的最大宏觀環(huán)境,人類所在的地球已經(jīng)失去本身存在的概念意義。
人類已被宇宙忽略
現(xiàn)在旅行者1號已經(jīng)沖往星際空間深處,并再也不會和人類“相見”(預計在2025年與人類完全失聯(lián)),如果這時的地球只是一個藍點,還能在光學鏡頭的幫助下完成觀測,那么隨著尺度的放大,來到巨型宇宙結(jié)構(gòu)中,它將徹底“消失”在宇宙中。
眾多星系組成的超星系團曾是科學家認為的最大結(jié)構(gòu),但當他們把目光看向更遠的時候,這一切都變了。宇宙長城的發(fā)現(xiàn)讓科學家看見了更大結(jié)構(gòu)的宇宙,每個超星系團之間如同絲狀一般相互連接,最閃亮的光點處是大量聚集的超星系團,里面包含了超過萬億億數(shù)量級的星系。
從整體上來看,目前的可觀測宇宙就像一塊多孔的泡沫棉,在這個結(jié)構(gòu)中,光年已經(jīng)不再是常用的距離單位,而是以秒差距作為基本的尺度計算(1秒約在3.26光年)。一個典型的纖維狀結(jié)構(gòu)長度是70~150百萬秒差距,這些纖維狀結(jié)構(gòu)厚實,并以線狀排列,組成了宇宙中空洞的邊界。
本來地球的位置就已經(jīng)夠偏僻了,而且位于銀河臂旋外側(cè),僅在星際空間的范圍內(nèi)就已經(jīng)成為了一顆藍點,離開銀河系,來到星系外層空間,經(jīng)過超星系團,最后來到大尺度纖維狀結(jié)構(gòu)宇宙,地球已經(jīng)完全“消失”。
科學家相信這并不是目前宇宙最終的已知結(jié)構(gòu),并且它還將伴隨著宇宙膨脹變得越來越稀松,超星系團之間的距離會更加遙遠,空洞距離變得“無限”遠。
人類有多渺???人類可以忽略不計,就以人類的壽命,文明的歷史、未來,星系的歷史來看,不管是時間上還是影響上,我們只存在了宇宙一眨眼不到的時間。存在本身就變得毫無意義,但我們無需對此灰心。
來自藍點中的思考
回到我們的世界中,當人類第一次把視角轉(zhuǎn)向天空時,一切都變了。人類終于明白有存在遠比地球更大的世界,隨著天文學的發(fā)展,我們自身的局限也開始暴露出來,物理學在今天就像是下了一紙詔書,將人類徹底封閉在太陽系中。
天文學的發(fā)展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自己的存在是多么微不足道,這讓我們變得更加謙遜,從而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如何在有限的人生里去獲取無限的可能。
在這兒引用卡爾·薩根的話,再看一眼這個小點,就在這里,這就是家,這就是我們。無論你是誰,擁有多高的成就,抑或是平平無奇,人類所有的一切,我們的存在,都像這藍點一般一粒粒懸浮在陽光中的塵埃上。
地球盡管渺小,人類當下無法做出更多努力,但地球是我們唯一能夠居住的場所,同時也是我們唯一知道的有生命居住的世界。我們應該善待彼此,去維護這顆淡藍色的小點。
標簽: 忽略不計
學生八字劉海怎么剪(學生八字劉海怎么剪教程):環(huán)球今亮點
先在額前取一縷頭發(fā),量不要太多,不然剪出來的劉海特別厚重。然后把這縷頭發(fā)修剪至眉毛...
薩莫吉爾尼(關于薩莫吉爾尼的簡介)
大家好,薩莫吉爾尼,關于薩莫吉爾尼的簡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
新西蘭央行加息50個基點至5.25%
新西蘭央行4月5日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diào)50個基點至5 25%,以抑制高通脹。這是該行自2021...
當前快播:電解液“龍頭”一季度凈利潤或“腰斬”
3月28日,電解液“龍頭”新宙邦(300037 SZ)發(fā)布了2022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2022年實現(xiàn)...
烹調(diào)雞蛋常犯哪些錯誤?雞蛋正確的烹飪方法有什么